疫情期间,健康码等应用迅速被推出,这对防疫和复工复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。不过,这些应用的背后,都有一套强大的数据库在默默支撑。在天津,就有一家并不为人所熟知的企业,却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
企业概况
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,诞生于2004年,光荣地跻身我国国产数据库“四朵金花”之一。这家公司是我国国产基础软件自主可控发展道路上的一股重要力量。多年来,它专注于数据库领域,依靠自身实力,在行业内稳扎稳打,确立了坚实的地位。
疫情新挑战
春运时节,新冠疫情突然爆发,导致铁路客运量急剧上升。在此特殊时期,必须对新冠肺炎患者及其紧密接触者进行详尽的信息检索,对数据库的依赖性非常高。铁路系统所存储的数据量非常庞大,以往的数据分析方式在追踪确诊患者行动轨迹时效率不高,常常需要几分钟,有时甚至长达十几分钟。
行业旧困境
数据库行业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,我国企业在最初的三十年里参与度不高,更未能在全球舞台上培育出顶尖的数据库产品。以甲骨文等公司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数据库长期主导市场,企业若购买国外数据库软件,不仅费用昂贵,而且学习使用复杂,维护工作也十分繁杂。尽管如此,出于无奈,企业也只能被迫采用这些国外产品。金融和通信等行业急需国产数据库,以取代外国产品,从而保障数据安全。
农行合作契机
2011年,农业银行科技部的总工程师叶又生向南大通用推荐了两项可选项目。南大通用经过考虑,最终决定采纳了其中规模较大的大数据仓库项目。在此之前,农业银行曾采用国际数据库巨头Sybase IQ的产品,但随着数据量的不断攀升,该产品的性能逐渐显现出局限性,已无法满足银行在数据分析和监管方面的需求。
企业担当付出
疫情期间,南大通用为了维护阵地,不惜投入所有资源,中止了原定的项目启动,甚至撤销了订单。在基础软件领域,研发所需资金投入不少,企业自主筹集资金的负担相当沉重,然而他们仍旧为了满足防疫需求,紧咬牙关,坚持不懈。
未来发展展望
疫情考验之下,南大通用凸显了我国数据库的雄厚实力。面向未来,该公司有望在更多领域大放异彩,对国外数据库的垄断地位发起挑战,让众多行业能够享受到价格合理且性能可靠的国产数据库。
大家对国产数据库能否完全替代外国数据库有何高见?不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,讨论一番。另外,别忘了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给更多人看看!